查看原文
其他

关掉公司转做公益,清华人骆斌:激发孩子自主学习,破解乡村教育死局

蔡晓谨 社会创新家 2022-12-09


END


(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)




— 往期推荐




 更多内容 



▏新青年·李好:看到不公、苦难,我会与公益相伴一生

▏新青年·陈嘉俊:公益领域需要真正的新思潮,而不是概念

▏新青年·刘欣:青年人不必依赖“前辈指路”

▏新青年·郝庭帅:与父辈只捐款不同,青年企业家做公益希望参与其中


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了解更多图书




END


(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)




— 往期推荐




 更多内容 



▏新青年·李好:看到不公、苦难,我会与公益相伴一生

▏新青年·陈嘉俊:公益领域需要真正的新思潮,而不是概念

▏新青年·刘欣:青年人不必依赖“前辈指路”

▏新青年·郝庭帅:与父辈只捐款不同,青年企业家做公益希望参与其中


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了解更多图书




撰文 ▏蔡晓谨

编辑 ▏浮琪琪



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骆斌,这个清华大学1988级工程物理系毕业生,全身上下,从头到脚,看起来与乡村没有任何关联。然而,他已从事十年“中国娃”乡村教育公益,捐助乡村学校300多所、建立电脑教室200多间,帮助成千乡村孩子成功找到了学习的乐趣。


“我希望通过‘中国娃’让孩子爱上学校、学会自主学习,老师创造价值,这才是改善乡村教育的核心所在。”骆斌对《社会创新家》说。


   中国娃创始人骆斌




1

捐献电脑教室




2012年,骆斌正处于事业低谷期,IT领域创业多年的他刚遭遇一次投资失败。


这时,从事教育公益的清华91级师弟翟普向他募捐电脑。骆斌手头刚好有一批二手电脑,但他心里疑惑,“我不属于乡村吧?”


一边是失败的投资,一边是陌生的乡村项目,骆斌突发奇想,决定去乡村实地看看。


第一站是宁夏固原。一步一个脚印走在乡村,崎岖的路面、简陋的草屋、破旧的桌椅……眼前的乡村与骆斌想得截然不同,不是“小桥流水人家”,而是“孤村落日残霞”。乡村孩子们身处的环境过于简陋,尽管以往也有物资被捐赠给乡村,但这些捐赠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。


骆斌亲眼目睹乡村老师将捐赠的书本锁在柜子里,也得知学校花费一个学期为捐赠的图书编号,目的是为了方便图书管理,更是为了给捐赠人一个交代。公益捐赠物资变成了“资产”,乡村孩子教育环境发生的所谓改变,只不过是多了一些用来“观赏”和“看管”的图书。


“可乡村的孩子们呢?还是一无所有。”至于骆斌所说的电脑,对乡村孩子而言,电脑是只出现在梦里的东西。


骆斌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:如果通过募资在乡村搭建电脑教室,配置一个电脑教室大概需要三四十万元。但如果使用二手电脑,大概只需要三四万元。


他随即捐出自己手里的一批二手电脑,此外也联络了数十个地方政府,走访了十几个中西部乡村学校,修建了十几个电脑教室。


           骆斌陪伴孩子们学习电脑


“骆斌对乡村有很强的代入感,他能很快找出乡村教育的缺陷,把资源串在一起做成事。”翟普感叹。


骆斌期盼,电脑教室可以将乡村孩子与外面世界连接起来。他为这一项目取了一个颇具温度的名字——“中国娃”公益。




2

理工科的公益思维




理工科出身的骆斌,行事透着缜密。他时常回访项目所在学校,通过电话、视频、实地探访来了解电脑教室的使用情况,然而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。


回访中,骆斌发现,超过50%的电脑教室没有投入使用,电脑教室大部分都被“封锁”了起来。“电脑教室的创建是让孩子开拓眼界,增长知识”,他这一意图显然落了空。


经过反思,骆斌将项目不顺归咎于自己没有全身心投入公益。左手公司,右手公益,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”,骆斌开始思考二选一的问题。恰逢他当了父亲,开始对教育产生兴趣,最终骆斌决定关掉公司,专注做公益。


四年时间里,骆斌在中西部乡村小学搭建了200多间电脑教室。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,最要紧的是资金来源问题。每年搭建电脑教室耗费七八十万,大部分资金由骆斌从个人积蓄里支取,少数来自清华校友的热心资助。


   骆斌陪伴孩子们学习电脑


资金压力一直是骆斌难以回避的问题,“因为自费做公益,虽然家人都很理解和支持,但还是会产生焦虑,比如我没法儿带孩子们出国增长见识,没法上很多昂贵的课外班、补习班等等。”


为解决募捐问题,骆斌计划将“中国娃”注册为民办非企业,但折腾三四年也没能注册下来。得益于师弟翟普的帮助,他将项目挂在同样关注乡村教育的北京桂馨基金会名下,以专项基金的名头开展业务。


对骆斌而言,“中国娃”不仅是一个公益项目、公益品牌,更是让乡村孩子与社会接轨的桥梁。以往的商业经验提醒他保持专业和理性,他习惯将乡村教育公益作为反复审视的对象。


“绝大部分乡村教育公益都是从单点入手,缺少物资的捐赠物资,师资不行的培训师资……”然而在骆斌看来,这些单点切入的公益并未真正解决乡村教育最痛点的问题,更没能改变乡村教育落后的现实。


乡村教育究竟为什么会落后?乡村教育究竟要解决谁的问题?乡村教育就是为了要传承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农业文明吗?最根本的痛点是什么?骆斌从未停止思考这些问题。


    骆斌走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区的学校


2018-2019年,国家精准扶贫项目逐渐奏效,乡村教育的投入快速提升。骆斌走访时发现,乡村学校的校园越来越漂亮,设备越来越先进,老师们越来越年轻,但却出现了“空校”危机。在乡村家长们看来,村里的学校就是不如城里的好,孩子们考试不行,就上不了好中学,长大就无法上大学,因此家长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城里念书,好老师好学生都往城里跑,乡村学校陷于恶性循环。


“乡村老师们毫无成就感,就算接受公益项目做的教师培训,也是个人能力提升越快,离开乡村学校的速度就越快。”在骆斌看来,激活乡村教育的突破口关键还是要落在乡村孩子身上。


“这是大部分乡村教育公益很少涉及的:如何提升乡村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。”骆斌开始尝试从学生入手,“怎么样为乡村孩子们创造更佳的学习体验时刻,让孩子爱上学校,学会自主学习,孩子的表现提高了,家长就会有信心,老师就会有价值感,整个系统就会形成正循环,会创造出更有效率的教育价值。”


为此,骆斌开始革新“中国娃”公益项目,打造新产品,并在乡村小学试点。



3

创新构筑学习场景




锚图大赛打响了骆斌教育创新计划的第一炮。锚图,是一种结合图文,以直觉图像促进抽象记忆的知识可视化表达方式。锚图大赛成本较低,方便老师用以锻炼儿童思维能力。与传统评优大赛不同,锚图大赛力求让普通孩子也有机会获奖。对这些孩子而言,这可能是他们学习经历中唯一一次来自外界的肯定。


骆斌至今还记得一位村小学生,他一贯是老师眼里的“差生”,每次考试不到二十分,“后面考试成绩一下提升几十分,老师们都感觉他一下变优秀了。”这场“脱胎换骨”背后,仅是因为他在夏令营中获了一次奖。


    骆斌指导乡村孩子演奏乐器


此外,骆斌还创建了儿童自主学习空间和征文大赛。在他看来,乡村孩子不缺学习的天赋,只是缺少启发他们的那些火花。


骆斌还记得读到的一篇作文,“这个乡村小男孩写,自己以前老跟弟弟打架,突然有一天家里人带弟弟去了北京,他只能在视频里与弟弟见面,后面视频也越来越少,弟弟从说说笑笑变得又哭又闹,头发都稀少了,后来他再没见过弟弟,十分想让弟弟回家,想跟他说说心里话……”骆斌眼角泛红,他评阅的作文,字里行间显露的不仅是落后的乡村教育,更是乡村孩子生活的艰辛。


“他十分真诚,很有责任心,会亲自回复乡村教师的问题,亲自参与学校开展的活动,调动一切资源帮助乡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。”翟普如此评价骆斌。


    骆斌与孩子们在课堂

       

至今,骆斌在乡村的教育创新探索,距离影响主流乡村教育还差得远。他深感教育公益之“难”,“单靠自己的力量肯定不行”,骆斌期望有更多人能投身乡村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,“真正解决乡村教育落后的问题。” END





 更多内容   ▏腾讯公益数字人才开放计划启动第一期报名17岁获得Apple开发者大奖,余铁琳:把改变世界的勇气带给更多女孩为什么家暴受害者不“离开”?何嫄:女性困境背后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失灵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